电力与设备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性,氢储能潜力巨大
随着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提出长期碳中和目标,预计氢气的能源属性将逐渐显现,应用领域将逐步拓展至电力、交通、建筑等场景。
扫一扫,关注我们
8月4日,经过连续几天紧张有序的站-车联调试验,中国电力中关村延庆园加氢站圆满完成服务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氢燃料公交首次加氢测试工作。测试期间中关村延庆园加氢站共对2型、5车次加注总计重量80公斤氢气。
氢能的广泛使用如果真的发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807年,第一台氢动力发动机就开始工作了。19世纪60年代,人们就提议通过电解水制氢来取代煤炭。但煤炭和石油总是比较便宜的。1937年,一艘充满氢气的船舶发生爆炸,人们因此认为这种燃料不安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发展“窗口期”。作为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减碳的重要支撑能源,氢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近日针对行业热点及争议话题接受了媒体访问。他认为,燃料电池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能实现的;氢能汽车大规模商用,须先解决三高问题;氢能汽车和锂电汽车不会相互取代。
贵州省六盘水市正加紧“抢滩”氢经济,挺进“新蓝海”。 六盘水素称“江南煤都”,煤焦化产能465万吨/年,年产焦炉煤气中富含氢约5.5亿立方米;预计“十四五”末全市焦炭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年,含氢气约10亿立方米以上。
“部分国家已经提出了氢能领域的发展规划,如美国2030年需要九千万吨氢,产值达到750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测,2050年全球用氢量达到5.3亿吨。这意味着整个人类的能源终端消耗中将有10%-15%是氢能。我们全国氢联盟预测,到2050年中国氢能占整个中国能源的10%,就是将近一亿吨氢。”
生活里 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冷知识 比如 苹果比咖啡更加提神 可乐居然是绿色的 纯蜂蜜永远不会变质 是不是感觉有点小意外? 同样 在氢能领域 有人说 氢易燃易爆,危险系数很高 也有人说 氢清洁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关于氢能有哪些冷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2021年7月,欧洲最大的质子膜交换电解(PEM)制氢项目在德国科隆市莱茵炼厂(REFHYNE)投运,该项目装配了由ITM Power提供的10MW级PEM电解槽,每年可生产多达1300吨的绿氢,同时该项目还将扩产至100MW的第二期工程规划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