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顶尖人才把脉中国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
顶尖人才把脉中国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的工业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市场、产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40年中国制造业路在何方已不再是一个方向性问题。走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的发展之路,转型成为智造大国已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共识。
扫一扫,关注我们
顶尖人才把脉中国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的工业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市场、产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40年中国制造业路在何方已不再是一个方向性问题。走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的发展之路,转型成为智造大国已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共识。
灵犀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液晶面板制造业案例分析。本咨询项目交付历时四个月,咨询团队与客户并建立了深度互信。双方决定开展深度长期合作。近期合作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在人才培训方面,灵犀团队支持客户做好企业学院。企业学院是客户为应对智能制造转型提升对人才的需求而成立的内部培训部门,其职责是面向全球引进人才,向在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定制化智能制造相关培训,组织各种国际技术交流和研讨会,组织赴境外学习考察等。
赛迪灵犀智能制造分级评价认证体系发布。我国正在全面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企业在探索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实践落地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迷茫和挑战,急需从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将与业界同仁一起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评价指标的细化,助力智能制造在更多的行业落地。
科谷智创中心业务简介。 科谷培训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体系以支撑企业人才需求,建设有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服务网络,借助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两大国家级服务平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支撑作用。线上提供MOOC资源,服务智能製造理论与案例学习;线下同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以及职业院校等通力合作,打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服务企业智能制造发展定制化培训需求和职业人才体系化培养。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企业弥补人员能力和素质短板,加强人才储备,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建成后,将为广大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贡献力量。
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自去年9月22日我国宣布“双碳”目标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就被广泛看好,但是在产业推进过程中依然遇到各种各种的制约因素,比如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新能源并网依然存在障碍、输送通道审批建设缓慢、煤电控制不够严格等一系列问题。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保供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降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需要准确把握电力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确保实现安全、低碳、高效等目标的动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