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助力提供减缓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极佳工具

    9月27-28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举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博士参加论坛并发言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开发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而且为生态修复提供充足绿色能源,是减缓和消除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极佳工具。

    2021-09-29
  • 中自科技IPO 潜心钻研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技术

    “十年半导体,百年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09-27
  • 高温核电为中国氢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华能宣布,公司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一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这一第四代创新技术有助于引领中国的氢能经济发展。

    2021-09-24
  • 可用作运载火箭燃料!我国首套吨级氢液化系统研制成功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2021-09-22
  • 西门子能源: 碳中和目标下 绿氢引领新一轮能源变革

    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中和”目标正促使各国朝着绿色、零碳经济转型。氢能是清洁能源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绿氢”产自可再生能源,因其具有的从生产到使用的零碳排放优势而备受青睐。

    2021-09-18
  • 对欧洲和中国的氢能发展的分析

    当下,全球氢能驶入发展快车道,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氢能发展,纷纷出台氢能发展战略或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对于发展势头迅猛的欧洲和中国,是否本同末离呢?

    2021-09-15
  • 氢能、储能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

    回顾历史,能源革命一般由动力革命引发,新动力装置和交通工具的发明带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引发工业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是从薪柴到煤炭的跨越,动力是蒸汽机,交通工具是火车;第二次能源革命是从煤炭到油气的跨越,动力是内燃机,交通工具是汽车。当前,全球正在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是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革命,动力是电池,能源载体是电和氢,交通工具是电动车。

    2021-09-13
  • 能源结构变革,储能是下一个风口吗?

    “从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煤炭业(一次能源)、电力(二次能源)、传统高耗能重型制造业(钢铁、水泥等)、交通、建筑等行业在当下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实现‘双碳’目标最核心的,则是以能源结构转型代征整个经济结构的系统性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艳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1-09-10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行不悖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决策,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行不悖,是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的共赢,将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8月31日三峡集团党组理论中心组2021年第10次学习(扩大)会议上作专题辅导时如是说。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