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 广东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落成,将全面开启广东省特检院氢能特种设备检测和研发工作

    广东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以下简称氢能基地)近日正式落成。基地的落成将全面开启广东省特检院氢能特种设备检测和研发工作。氢能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5000㎡,建筑面积约16000㎡,由广东省质量监督氢能储运装备检验站(佛山)(以下简称氢能省站)、液氢技术研发中心及氢能安全科普基地三部分组成。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氢能省站将主要开展高压氢能储运装备的质量检验检测和在役氢能设备的定期检验等工作。

    2021-12-23
  • 国家发改委:结合储能等新技术,让数据中心能源供应更稳定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 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 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支持具备条件的数据中心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统筹 5G 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布局,对电源、空调等能耗系统积极推进去冗余简配, 严控废旧设施处理。

    2021-12-23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交通领域正走在氢能应用前沿

    12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8日举行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说,过去五年里,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各地城市开展了示范运营,中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有近8000辆之多,并已建成100多个加氢站,中国交通领域正走在氢能应用的前沿。白雅婷说,当前正处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时机,必须推动氢能的降碳潜力在解决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提高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并扩大氢能经济的规模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应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融资力度,推动氢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

    2021-12-23
  •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关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中

    12月6日,在第24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计洽谈会上,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是完善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安排,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绿色金融标准。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为实现碳减排约束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此外,不断强化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金融机构不断强化信息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试验区内255家金融机构完成《2020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编制。

    2021-12-23
  • 科技部发布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未来将聚焦“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等开

    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2021-12-22
  •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重点提及光伏、储能、氢能及风电等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21-12-06
  • 五部委联合发文支持这类城市转型!新能源+储能成标配!

    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2021-12-03
  • 国家能源局提出64项整改措施 利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自去年9月22日我国宣布“双碳”目标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就被广泛看好,但是在产业推进过程中依然遇到各种各种的制约因素,比如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新能源并网依然存在障碍、输送通道审批建设缓慢、煤电控制不够严格等一系列问题。

    2021-12-01
  • 国网能源研究院张运洲:准确把握电力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保供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降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需要准确把握电力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确保实现安全、低碳、高效等目标的动态统一。

    2021-11-29